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支气管及肺组织疾病或肺血管疾病造成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疾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临床上以慢性的多见。
慢性肺心病
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胸廓疾病或慢性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致使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肥大,甚至右心功能衰竭。常见的疾病有:
1、支气管及肺部疾病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矽肺、肺间质纤维化等反复发作,造成肺部以及血管结构改变,以致肺动脉压力增加,致使右心肥厚,最后发展为心功能不全。
2、胸廓、脊柱等疾病
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也可以引起肺心病反生。
3、肺血管疾病
广泛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最后发展成肺心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主要是肺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被血栓栓塞,肺循环大部受阻,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增高、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常见于心房纤颤、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等。
临床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严重者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下肢浮肿等,甚至胸腹水等。
急性肺心病者可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中医如何认识肺心病
中医认为肺心病属胸痹、心悸、痰饮等范畴。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心血阴阳亏损,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血脉不畅、阴阳失衡、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交于肾,使肾失温煦;脾阳虚运化失常;肾阳虚不能主水,水蒸化失司,故水邪泛滥,造成水肿。中医叫水饮凌心、阳虚水犯。所以中医治疗肺心病,以滋补心气、温阳利水,活血通络为主。通过治疗,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肺心病的发展。
如何预防肺心病
1、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的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特别要积极预防感冒和肺部感染。
3、适当增加身体锻炼,提高呼吸道免疫力和心、肺的功能。
4、做好环境保护,避免吸烟、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5、注意营养均衡和低盐饮食。
若发现您或您的家人有肺气肿、哮喘、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一定要点击最底部左下角进行限时免费咨询。﹀
春季小儿哮喘高发期,你应该知道的防治二三事历抑郁哮喘医院康复!史8年哮喘折磨,医院给他健康长大的权利消50年呼吸疾病患者在医院康复!息省直医保、职工医保、医院
客服-
24小时值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