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应该极其重视应收账

昨天讲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我们都知道企业可能没有存货(产品),但肯定有流动资产。

同时类似于没有存货的极端企业,还有一种极端,就是没有“应收账款”。

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企业的产品常年“供不应求”,所有人都抢着要,只要企业肯收,拿货商会毫不犹豫的把钱塞给企业,等以后什么时候有货就什么时候提货。

这种情况,企业就没有应收账款,反而只要他愿意,可以有很高的“预收款项”。

就是企业放出话:“来来来,都把钱先给我,至于货,啥时候有就啥时候来拿,别着急!”

是不是奇怪,还有这么好的事?

没错,这个极端的事情还真有。

典型的就是“贵州茅台”。

看他的财报,就没有应收账款,他的茅台酒只要有货,肯定瞬间被抢光。

所以才会有“印钞机”这么个外号。

不过茅台倒是也没有“预收款项”,他不需要拿那么多钱,茅台的架构、管理、业务、财报,都是所有上市企业中最简单的,没有之一。

他也不做投资,就只做酒和卖酒,所以他不需要钱。

但是奇葩毕竟是奇葩,我们的研究还是要落实到正常企业中去,而常规企业,应收账款基本上是都有的,而且在流动资产中地位是不小的。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应该如何应用?

先说个重点:

“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我们外部投资者来说,作用其实一般。

但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个指标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所以在做管理的朋友和想做管理的朋友一定要重点注意了。

想知道原因,仔细往下看。

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它反映了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

如果用时间来表示,就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者叫“收现期”。

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RTR)=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老规矩,平均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按理说这个财务指标对于投资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本来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简单的道理,应收账款如果能尽可能快地收回来,就会有两个巨大的优势。

第一个:现金流变好;

第二个:资金使用效率高很多。

现金流不用讲了,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里的钱指的是兜里的现金,跟你的资产没关系。

企业也是一样的,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如果足够高,那就会有充足的现金流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至少也可以承担持续生产经营的重担,从而少负债一点也是好的。

否则就要借钱生产经营,等到应收账款收回来,再去还借款,利息就产生了,利润就降低了。

资金使用效率就更重要了,效率直接带来的就是效益啊。

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越高越好,没有上限,因为途径就两条。

第一条:提高营收,增大分子;

第二条:降低应收账款,减小分母。

这两条都可以无限增大或者无限减小,小到极致就是没有应收账款了,这是好事,每卖一个产品钱都会收回来。

之所以文章开头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其实一般,因为他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个:如果企业的业绩受行业特殊性或者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的影响很大,这个指标就会失真。

第二个:分子用“营业收入”其实不合理。

分别解释一下。

什么叫行业特殊性?每个行业的特征都是差别极大的,很可能某个指标在这个行业很适合,在另一个行业就完全错的。

比如医疗行业,他的特征就是货款结算周期问题,跟其他行业不一样,医院给医疗用品供应商结算是一年结一次的,也就是一年时间中,供货商企医院送货,但是都拿不到钱,医院规定的结算日期,才能一次性拿回货款。

这样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自然就比较高,如果是年底结算还好,正好结算后就开始算年初到年末的应收账款,可是这个时间可不一定,医院或许都不一样。

另外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的影响,这个逻辑跟上面说的本质上差不多,有的企业可能有明显的淡季和忘记,有的企业可能年初和年末业绩浮动非常大。

比如做羽绒服的,冬天的销量肯定远远超过夏天。

比如做冰淇淋的,年初和年末冷的时候肯定没多少人买,而年中,特别是夏天,销量肯定暴增。

等等具有这些明显特征的企业,应收账款就不能反映其真实的周转率。

至于分子用营业收入的不合理性,也很好理解。

营业收入包含了两块。

第一块:现金收入;

第二块:赊账收入。

反正不管有没有收回来钱,只要产品给出去了,都算进企业的营业收入。

但是应收账款只是代表还没收回来的钱,也就是赊账的钱。

所以分子营业收入和分母应收账款明显的不对等,除非企业所有的营收都是赊账,没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钱交易,才可以这样算。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就算营收全都是赊账,计算也会有问题,因为赊账很可能本年度都收不回来。

但是一般正常企业总不会每次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常规也是分期付款,一般都是先付预付款,然后再付大部分款,最后才付尾款。

那这就产生了不合理,已经收回来的钱跟应收账款没半毛钱关系,用它去做分子没任何道理。

但是吧,这个还真没办法,公式都没法改,只能退而求其次勉强用这个。

因为准确的计算公式应该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账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分子应该是赊账的钱才合理,因为应收账款就是由赊账造成的嘛。

但是问题麻烦就麻烦在这,企业的赊销金额是不会公布的,除了核心管理层外,没人知道企业的销售收入里面,有多少是赊账,有多少是现金销售的。

所以说这个财务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准确,也无法准确。

但是由于这个指标的特殊性,对企业的管理者”极其重要“。

特殊性在哪呢?来仔细分析一下理论上准确的公式。

应收账款最后的余额是这样产生的:

卖出产品→收到部分货款→产生应收款→回款→年末应收款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企业应收款=营收-现销-回款

而这个流程在一年之内,是会产生很多次的,我们把每一次叫做一期。

也就是如下所示:

(第一期)应收款=(第一期的)营收-现销-回款

(第二期)应收款=(第二期的)营收-现销-回款

......

(第n期)应收款=(第n期的)营收-现销-回款

最后应收账款=第一期+第二期+......+第n期

我自己把这个东西叫“累计应收”,没别的意思,就是为了方便计算表示。

所以最后准确的计算公式就是:

应收账款周转率=累计应收/平均应收

那为什么作为管理者,这个公式很重要呢?

首先“应收账款”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板块;

然后“应收”是利润表的主要板块;

最后“回款”是现金流的主要板块。

这个财务指标是为数不多的能贯通财报三大表的指标,并且能对效率和经营情况做出分析评估,管理者用好这个指标对管理企业将“有如神助”。

所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众多财务指标中的“黄金指标”。

只不过由于数据获取的问题,可惜投资者看不到。

好啦,今天只讲了一个关于企业周转率的财务指标,但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做管理的,真的要多思考背后的逻辑,管理企业的本质就是算账。

算什么账?

算效率,算回报率,算风险,仅此而已。

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yy/98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