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栓子堵塞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是产科静脉血栓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易导致猝死。国外报道肺栓塞所致的孕产妇死亡占不明原因孕产妇死亡的50%。肺栓塞患者大部分来不及抢救,在30分钟内死亡。肺栓塞是三种致命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提高。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甚至休克、猝死都可能源于肺栓塞。当前,肺栓塞患病人群正日趋年轻化,中青年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孕妇血栓栓塞病的发生率比同龄未孕妇女多7倍,易发生于妊娠的头3个月和围产期。产妇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溶酶系统变化,使产妇整个孕期处于高凝状态,这些都是可能导致血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产后、术后、既往有心脏疾患、家族静脉栓塞史、围产期血液高凝、多胎妊娠、高龄肥胖、长期卧床(坐月子)等使下肢静脉血液瘀滞诱发肺栓塞的几率越来越高。
肺栓塞是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可于短时间内致命。肺栓塞的栓子75%~90%来自下肢静脉。绝大多数没有出现任何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当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和体征时,肺梗塞的危险性要低得多。下肢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血栓易于脱落栓子脱落后通过静脉循环到达心脏及肺,阻滞于肺血管形成肺栓塞,阻滞于心脏血管形成心肌梗死。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从一过性气短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右心衰,甚至猝死。主要取决于肺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患者心肺的基础状况。
妊娠妇女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激素松弛血管平滑肌,静脉血流缓慢,再加上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临床上孕妇发生肺栓塞时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越2/3的肺栓塞患者在发病后2小时内死亡。
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孕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进行合理的血液方面、心肺功能方面、心脏彩超等检测。
2.孕妇产后、手术后应改变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应根据产后能量需要合理膳食,避免过分油腻、高脂肪饮食,同时鼓励病人尽可能多翻身,早期床上或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增强血液循环。
3.高危患者需辅助机械预防措施如:给予双下肢按摩、弹力袜、梯度压力泵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