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仓单)业务在实际操作中业务开展模式多样,对应的产品模式和产品逻辑也不尽相同。本文将详细阐述微分格存货(仓单)产品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加持下结合实际业务的操作模式,进行了哪些应用,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促进产业发展。
1、业务模式
目前市场上开展的存货(仓单)业务主要有四种模式:
(1)存货管理模式
(一)供应链管理公司以贸易方式(自营/托盘)采购货物,存储在仓库,收到下游销售订单后销售出库。在货物存储期间为了保证货物安全、单(账)货一致,货主/存货人有加强对货物管理能力的需求,在技术能力方面需要具备存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的综合管理能力。
(二)金融企业的商贸子公司以贸易方式开展代采、代销业务,做为集团/总公司金融业务重要风控手段之一的存货管理能力是此类公司着力打造的核心能力。在技术能力方面需要具备存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银行开展的保兑仓融资业务/订单融资(非质押)业务,银行以核心企业的发货/退款承诺为风险防控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并未放松对融资货物的管理,不对货物进行质押,委托第三方企业对货物进行监管。在技术能力方面需要具备存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的综合管理能力。
(四)非银金融机构开展的供应链保理/融资租赁/小贷业务,持有金融牌照的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金融公司、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等非银机构,以融资企业的货物为担保物,对货物进行监管为风控手段之一。在技术能力方面需要具备存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的综合管理能力。
(2)动产质押模式
银行开展的以存货为标的物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将动产质押担保做为金融业务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在技术能力方面需要具备融资应用系统、存货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的综合管理能力。
此模式与存货管理模式中的银行开展的保兑仓融资业务/订单融资业务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存货设置质权,是否签署了质押担保协议。
(3)仓单质押模式
银行开展的以仓单为标的物的权利质押模式,是目前银行采用的最为广泛的业务模式,多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加持的电子仓单产品全流程线上化开展,具体需具备融资应用系统、仓单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能力。
(4)质押融资延伸模式
指银行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模式下以货物管理为核心风险防控手段的基础上加入了供应链交易阶段的管控,主要应用产品为订单融资(质押)、预付款融资、厂商银融资、未来货权融资等。在技术能力要求上除了需具备融资应用系统、存货/仓单管理系统、物联网监管系统、仓库物联网改造能力外,还需要搭建/对接供应链交易系统、ERP、供应链产融平台等管理交易过程的线上化系统/平台。
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式,如何设计相应的存货(仓单)产品,将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产品中,才能将新技术能力、线上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2、平台架构
存货(仓单)业务开展是一件系统性工程,在平台搭建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最基础的是通过对仓库的物联网改造,用物联网设备对“人、货、仓”进行智能管理,将其升级为金融监管仓;
(2)多种物联网硬件设备之间的连通、硬件与软件的连通是保证仓库数字化的软实力;
(3)仓库及存货的多方信息需要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调用、推送,按照规则验证信息真实性,屏蔽无用信息,将有价值信息定向推送,生成货物清单、仓单等,完成信息的处理和单据管理;
(4)按照业务融资模式,打造线上化平台功能和操作流程,与资金方系统做对接,完成融资流程线上化操作;
(5)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化打造数据、单据、风险事件等的可视化、系统化,包括固定的大屏和移动端。
下面详细阐述微分格是如何搭建平台产品,满足相关要求的。
通过技术控货(物联网+区块链+AI技术),构建物联网系统,存货(仓单)监管系统,以及存货(仓单)融资系统,实现仓储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将普通仓单转化为可信仓单和风控督导、仓单融资。
图1-平台技术架构(1)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提供设备管理、协议管理、AI边缘计算、告警引擎、数据视图等服务,实现物联数据接入和边缘风控能力;
(2)仓单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规则引擎技术,实现云仓管理、云仓监管、风控告警预警,工单督导等服务,实现作业流程监管、资产监管等服务;
(3)仓单融资系统:实现仓单授信、借款用款、资金管理、融资管理等;
(4)大屏展示系统:提供大屏数据展示能力,实现作业实时监控展示,数字仓单的风控展示等;
(5)移动端:提供小程序端的移动接入能力。
3、应用产品
产品的完整实现包括金融监管仓改造、物联网系统设计、仓单监管系统设计、仓单融资系统设计、大屏展示系统及移动端设计。
(1)金融监管仓改造:针对不同的存货品种和仓库现场环境,结合风控层面对监管货物的监管颗粒度(单件货物监管、托盘监管、库位监管、库区水位线监管等)及实施成本等多方因素,综合设计金融监管仓改造方案并在仓库现场完成物联网硬件升级改造。
(2)物联网系统设计:基于在仓库内设置的物联网设备,解决不同设备与系统的对接和设备抓取到数据的上传,风控规则设定,数据按照规则进行分析、结果展示、视图展示等。
(3)仓单监管系统设计:按照不同业务模式,形成对应的监管单据(仓单、库存表、质押物清单、监管物清单),做到监管货物全作业流程管理、监管单据全流程管理、仓库作业管理、风险事件告警、告警工单处理跟踪、督导等。
(4)仓单融资系统设计:按照不同业务模式,形成资金流转过程与仓单/货物监管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授信管理/放款额度管理、借款申请、还款申请、放款还款、质押管理、解押管理、仓单/货物冻结、仓单/货物解冻等,具体功能需根据业务模式和资方的要求进行选择。
(5)大屏展示和移动端设计: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选用及定制化。
4、仓单产品全景
在产品实际使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业务模式,除了上述存货(仓单)产品的核心系统外,还会涉及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集成,这就需要明确仓单产品在供应链金融产品中的位置。
图2-仓单产品全景图(1)第一层蓝色虚线圈是基于仓库物联网改造、物联网系统和仓单监管系统三个基础步骤形成货物管理产品,在与仓储方的WMS对接后,提取相关数据,既可以满足存货管理模式下的业务需求。
(2)第二层红色虚线圈在第一层基础上增加金融应用系统,并与金融机构进行系统对接,可以满足动产质押监管和仓单质押监管的质押管理业务需求。
(3)第三层紫色虚线圈在前两层基础上再与供应链交易类系统对接,可以补充仓单产品在交易真实性确认、货物质量管理、运输管理方面的不足,能够满足仓单延伸产品-预付类融资业务的需求,达到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以“物权”为基础的全产品线覆盖。